乱谈府

乱谈府

为什么要开始写作

343
2020-01-04
为什么要开始写作

讲讲现在的自己对于写作的态度与动机。✏️

第一篇文章

对写作的态度

最初的自己听到写作这个词,不禁都会颜色大变:😖

我的天哪,写作那么困难的事情,只有那些大家名人才有能力写吧,像我这样平平凡凡的人,怎么能够写作呢。我就看看别人写的东西就可以啦!

的确,回忆自己对于写作态度,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

小时候摄取文字的影响

不得不说,从小开始到高中毕业,甚至是大学前1年,自己读的书不少,但实际来看,那些都是一些虚构类的文学。家长从小告知:要多读名著,它们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东西,有意义。少读小说,那些没营养。自己也懂,去少年图书馆借书时,借一本名著,其他两本闲书,积累下来,量上好像也挺多。啥悲惨世界,巴黎圣母院,钢铁是怎样炼成的,冒险小虎队,东野圭吾都有涉猎。这些虚构类的书籍直接给了我一个思想上的限制:他们表达能力都好强呀,我根本想不到,所以不可能像这些大家一样写出如此生动的故事。想想就好了。

初中语文老师的杂文

那是一段很快乐的时光,初中语文老师是一个中年大叔,但是有着有趣的灵魂。平时蛮喜欢给我们布置作文,杂文,随意发挥,并交给我们一些写作的技巧,比如什么比喻+描写,矛盾化的语句。收了我们的作文,又细细观看,好的文章又读给全班人品读,给出反馈让我们提升。现在回想那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,对象是杂文,用一种轻快而风趣的语言,表达出自己周围的事物,不拘泥,轻松,蛮有点现在意义上的杂文博客的意思。

高中时“八股式”议论文

高中作文画风突变,变成清一色的议论文,一段诡异而不知所云的话语,要从中探究辩证的思想,用固定的格式,具体的实例来验证有些自己都不信或不确定的观点,还要控制字数,表现文笔。现在我回过头看实在是有些可笑,因为高中课堂上从来都没有相关思辨的课程,从来都没有文笔技巧的演练与教学,却要我们突然自己能够领悟世间的道理,妙笔生花,来打动自己,打动老师。以至于当时的我常常写偏题,被定义为二类文,还懊恼不已。现在回想实在都是可笑的,只要合理,我从每个角度切进去,表达出我的道理即可,难不成思想还要有高低贵贱之分?我非得看透那“鱼眼里闪烁的诡异的光”?

大学大量不同形式阅读的摄入

大学算是真正的放开了一些眼界,可能是互联网的影响,我接触到了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文字,分享观点限制140字的微博,报道简短而强时效性的新闻媒体,类似说明文的各种app使用教程,还有各种深层次分析的文章。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有种『百家争鸣』的感觉,多种样式,多种结果,原来文字并不只是单一的东西,以往的自己只是没有意识到,很多接触到的东西实际都是文字的载体,只是自己的偏见使我觉得那些虚构类,长篇的东西能够称得上是写作。当时,慢慢的,感觉有一种坚硬的思想被打破了。真正的契机还是网站少数派,上面真的有许多高质量的作者,分享他们的技巧,发表他们的文章,看得多了,就会去学习他们,试着改变自己。

写作的目的

于我而言,有以下几点:

沉淀

说实在的,自己这几年学到的东西也不少,很多事物一次是新,两次熟悉,三次就能够实践摸索了,而这其中的过程又谈何容易,通常都走了大多数弯路,跌跌撞撞过无数次才日渐变强。因此,我需要沉淀,把自己已有的东西写下来,很多东西自己懂了,但表达出来又是一回事,这需要锻炼,也是一种调整。

思考

拥有批判性的思维,全面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一直都是我追寻的目标。很多时候,对一个东西有看法,但很浅,可能只是一两句话,自己深刻的打动了自己,实际又缺乏众多理论。而如果我要写成文章,为了支撑这个观点,就不得不去找一些理论来论证它,激发自己的更多思考。通过这样的正向反馈,会让思维变得更敏捷,更严谨。

分享

大学这四年,从各种渠道前前后后还是汲取了不少的生活技巧,工具应用等等的,如果只是藏着掖着,变化的只能有自己,甚至只是原地踏步。而写作,恰恰是将这些东西分享出去的一个好方法,在收益于他人的同时,自己也会加深对这件东西的理解。可能是方法论,精力调整,读书笔记,也可能是一个细小的点,分享出来,大家会共同进步。

回顾

回顾包含了两个方面:

  1. 在写作过程中,我会对自己以往的知识进行回顾,这会让自己更好的审视自己的流程,从而发现可能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  2. 写作本身这件事情如果坚持下去,以后的自己回顾这些文章时,也会对自己是一个激励的作用,同时还能比较以下自己的文笔是否有改进,何乐而不为呢?

以上,是我对写作的想法,这篇,作为第一篇,希望能开启我人生中新的篇章。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