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写作建议」笔记
编辑博客也写了很久了,但是很多时候还是感觉在盲人摸象。很多时候脑袋一热,一口气写完了文章,潦潦草草就发布了,反过来自己都不愿意看。虽然说是记录自己生活与感想的博客,但也不能太过于随性。有时候也想改进自己的写作水平,但始终无从下手。
由于是少数派的会员,他们赠送了一门课程「给少数派的写作建议」。看完之后收获颇丰,这里将重点内容摘录表达下来,供自己及阅读文章的小伙伴学习使用。
明确文章的起点与终点
写作的起点: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欲
通常我们写作文章,都是一种释放自己表达欲的方式。基于此,我们在写作之前,要问问自己下面这个问题:
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?
开始创作的动机可能是讲一个故事,可能是解释一个现象,也可能是抒发情感。想好这个问题的答案,不仅能驱使自己开始写作,也能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,激励自己把写作这件事坚持下去。
写作的终点:明确文章的目标
有了动机,我们在写作前需要确立文章的目的是什么。
针对这个问题,可以将其进一步拆分:
- 这篇文章传达什么信息?
- 这篇文章中的「我」是谁?
- 哪些人会看这篇文章?这篇文章中写给谁?
它既能帮我们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,又能找到文章的目标读者,还能帮我们梳理写作者的角色。
这篇文章传达什么信息?
最好的方法是在写作前自己尝试用一句话去总结自己想写的内容。它可以提炼出文章最吸引人阅读的精华部分,从而得以让读者快速摸到文章的核心和对他价值所在。同时帮我们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,删去与主线无关的内容。
这篇文章中的「我」是谁?
写作是一个作者与读者交流的过程。第一人称常常会用于分享「我」的个人经验,可以非常快速地和读者产生共鸣。而第三人称写作最大的优点,也同时是第一人称写作最大的缺点,就是对客观事实的陈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,利用体现内容的逻辑性。
但是有些主题文章中会不可避免的穿插「我」的看法和对客观事实的描述。这时要注意一个原则:尽量在同一章节(至少是同一段落),使用相同的人称。如果不注重区分第一、第三人称,在情感带入和说理逻辑上会互相冲突,无法给读者营造一直的阅读体验,甚至有可能影响读者对内容的理解。
这篇文章中写给谁?
有些时候自己很满意的文章,读者往往觉得看不懂。很多时候是没有想好文章是写给谁的,进而产生了隔阂。打破这条隔阂需要考虑以下问题。
- 读者的知识背景
很多时候文章与读者有信息差,你觉得理所应当的名词别人可能闻所未闻。为了防止产生这样的信息差,通常有两种做法:一是自己在文中对专业名词进行解释;二是在文章开头介绍相关的文章或者资料,让读者做好心理准备。
- 读者对文章的期待和态度
好好想想读了这篇你的文章,读者可能有哪些反应?他们是乐意接受还是先一步抵触?如果他们怀有抵触情绪,如何通过标题、引入来进行一些预判,化解这份情绪?
组织文章大纲
在经过上面的思考后,我们有了大体的思路。但动笔的第一步应该是先列出大纲,它可以帮助我们聚焦中心和观察未来文章全貌。
可以先列出基础大纲,把想到的灵感记录下来。之后再把基础的关键词拓展成具体的词组,并按照一定的方式去整理逻辑。
下面罗列三种常见的文章结构,抛砖引玉。
介绍新事物
介绍一种之前没有见过应用的事物。这种文章常见的写作问题就是毫无组织地堆砌素材,让读者很难发现新奇所在。第二个常见的问题就是体验没能传达给读者。
想要写好这类文章,其核心为:用具体的故事来表达观点。
开头:以旧衬新
文章的第一步,需要营造观众熟悉的场景。这一类文章的核心在于「新」,而不是「事物」。想让读者知道何为「新」,就需要用一个「旧」的场景作为对比,再用故事/情景表现出「新」。同时可以提供出自己的困惑,进而引起读者的好奇心。
主体:依次论述
罗列出对应的小标题,用并列式的逻辑一个一个论述。采取这种文章结构,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有效地组织素材。
这里常用的写作技巧有:
- 列数字、做对比
- 通过具体的故事来制造冲突
在介绍新事物的特点时,要用并列的结构,分别把产品的特性展示清楚,并且各部分互相之前形成整体,为主要的核心论点服务。
结尾:紧扣主题
结尾处一定要再次把话题转回到产品的关键词上,并且切忌在结尾处上价值、喊口号。同时避免过于主观的表达。
介绍新事物的框架:在文章的开头,应该通过与旧事物的对比,激起读者的好奇心,并且带出文章的主题。在中间部分,要依次论述产品的特性,同时这些论述要呼应文章开头铺垫好的问题或者观点。最后在结尾处,再一次紧扣主题,强调一次文章的主题。
解释一个现象背后的原因
这类文章就是用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来显得难啃的技术知识,从你的文章中获得「我明白了!」的阅读快感。
让读者代入情景
可以用简单常见的东西带入开头,例如普通用户的感受等等。这更能让读者愿意继续阅读文章,让读者的注意力可以「软着陆」在文章上。
制造冲突,让读者产生疑问
当读者进入到你设定的场景后,接下来的一步要尽快地点出场景中不合理的地方,让现实情况与读者脑中的认知产生「冲突」。有了冲突,读者才会产生疑惑,才会有读下去的动力。
作为作者,在这个时候就要帮读者理解要解释的现象中的核心问题,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回答原因。
解答疑问
经过前两步的铺垫,就可以将「干货」端出来。
这里可以根据文章实际的内容,使用逐步论证(递进)或多角度分析(并列)。
解释一个现象背后的原因:首先我们要将读者带入到一个他熟悉的场景中,然后在场景中,让他自己发现与自己认知有冲突的地方,继而提出疑问,明确冲突的原因,最后逐步解答疑惑,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快感。
解决问题的方法
其内核为「问题 - 解决方案 」,要将自己的解决方案清晰简明的传递给读者。
合理提出问题
问题和答案是一样重要的。类似论文写作提出问题,如自己的独特需求,现在方法的痛点等等。
过程即结构
解决问题的过程,就是文章的结构。这么做的好处是故事性强,能将作者思考过程完整展现。
用问题推进
用问题推进文章以保证读者的注意力。可以提出问题,让读者思考起来,再给出答案。但给出答案时也不要卖关子。
解决问题的方法:这类文章的核心是对解决方式的介绍,但在文章开头要先把问题提好,以免读者产生错误的期待。然后,以提问的方式推进,让读者的注意力时刻被文章的内容「勾住」。最后,注意不要介绍解决方案时不要故弄玄虚,让读者产生一种期待与现实的落差。
修改文章
好的文章并不是写完就算完事的,而是需要不断的修改调整。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对文章进行修改。
检查文章主题
检查主题与自己写作前的思路是否一致。文章可能出现跑偏的原因如下:
- 文章涉及范围越写越大;
- 每个环节堆积了或重复、或与主题无关的素材。
调整方法
厘清支持主题的素材,剔除与主题无关的素材。
调节行文节奏
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思路:宏观节奏和微观节奏
调整宏观节奏
对开头和结尾进行重点修改。开头吊足胃口,结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者能从文章中获得多少信息。回看文章结构,主题提炼出来厘清逻辑。
调整微观节奏
对句子和段落长短的调整,以能够留住读者为目标。
改善语言风格
- 避免语言上的「炫技」。文章要以通俗易懂、没有语病为最高目标。
- 避免口语化的表达。过多口语表达会显得文章专业性不够。
- 避免所谓的「大词」。指一些无法传递出实质意义的词汇,容易自嗨。
修改文章最好不要刚刚写完文章就修改。修改过程最好能够读个两三遍。
最后需要注意写作的过程需要克服自己的倾诉欲。即便倾诉欲不会成为洪水猛兽,但也不该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个人感想
整体总结下来,我发现之前理解的写作有些过于短浅。写作不该是像考场上那种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主题一口气写完的任务。还是有很多门道在里面的。
针对这些我将自己的写作流程拆分成如下模块:
- 选题。平时收集记录有意思的东西作为材料库。选好内容后确定我这篇文章的主题,用一句话总结想写的内容。并明确文章定位。
- 列大纲。根据不同主题罗列出对应的大纲。以把握好全局内容架构。
- 书写补充正文。根据大纲完成文章。
- 修改文章。从文章主题,行文节奏,语言风格上修改文章。
- 发布。发表到blog等其他平台上。
这个流程可以用一些包含看板试图的软件去规划。以下是我在滴答清单中的流程改进。
虽然说自己的博客更多的是随笔,但我同时也有很强的表达欲,这套流程无疑会让文章的档次更上一个台阶。写作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表达,史蒂芬·平克在《风格感觉》里说道:
写作之难,在于把网状的思考,用树状的语法结构,转换成线性字符串。
用线性的字符去清晰描绘网状的思维,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,培养好了生活工作上与人交流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。
当然写作的流程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小技巧。相比于每天都写或是一口气写完,每周抽出时间写个2~3次效果可能更好。有感想可以简短写下来当作素材库,将写作拆解成一件小压力的事件等等。当写作完全没有感受到压力之时,或许那时又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与体会了吧!
- 0
- 2
-
分享